茶具是随着茶叶的发展而同步起源的。据记载“茶”始于“汉”而兴于“唐”、盛于“宋”,那么作为:茶的盛具应该是同时代出现的,或者说要早于“茶”的出现。“茶具”一词最早起源于汉代,东汉著名词赋家王褒所著的《僮约》中记载有:“烹茶尽具”一词,“具”就是茶具。
根据考古发掘,现在最早的茶碗是山东考古发现的2500年前战国早期,这是一只生产于浙江越国地区。里面的碳化食物残留物为茶叶的泡煮物。这个年代也就是越国灭吴国后的卧薪尝胆“勾践时代”。这是一只原始青瓷碗,器型为最典型的“宫碗”样式,尺寸在十八厘米左右,是越窑早期的产品,也是我们中国陶瓷的祖先。
最早的茶碗:
晋代·杜毓《荈赋》:器择陶拣、出自东瓯。
“东瓯”指:“越窑”,唐代秘色瓷的产地。
严格来说,隋唐以前茶碗和酒具是没有区分的,真正有变化是从唐代晚期开始,“吃茶”才有了相对专用器具。
唐代“吃茶”方式:
一“煎茶”,就是把茶叶末直接放入沸腾的开水中煮开,放入适当的调味品饮用。那时候市集已经有很多以卖“煎茶”为业的商铺,唐代封演编辑的小说集《封氏闻见记》中描写有: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,不问道俗,投钱取饮。可见,唐代饮茶已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必须品。
二“庵茶”,在茶瓶中放入茶叶末,然后冲入开水。但这个方法唐代人以为不适合当时人的习惯,认为这样冲茶叶不会熟,只能喝不能吃。
三“煮茶”,把茶叶末和姜、葱、枣、橘皮、盐等一起放入锅中煮熟,把这样的混合物全部吃了,这种混合物也叫“茗粥”。到了唐晚期陆羽认为上述方法都不可取,提倡饮茶不仅要保持茶叶原始风味,更要讲泡茶技巧,这时候“茶道”的原始雏形就形成了。
陆羽:“越州上,鼎州、婺州次;岳州上,寿州、洪州次。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,殊为不然。若邢瓷类银,越瓷类玉,邢不如越一也;若邢瓷类雪,则越瓷类冰,邢不如越二也;邢白而茶色丹,越瓷青而茶色绿,邢不如越三也。”
晋代·杜毓《荈赋》 :“器择陶拣,出自东瓯”。“瓯”就是“越州”,越州瓷、丘瓷皆青,青则益茶、茶作红白之色,邢瓷白,茶色红;寿州瓷黄,茶色紫;洪州瓷褐,茶色黑;悉不宜茶。盏以越州出品最好,鼎州、婺州品质次之,岳州尚可,寿州、洪州也差。邢窑白瓷茶汤现红色,寿州瓷黄色,茶汤为紫色。洪州瓷褐色,茶汤为黑色。
盏以越州出品最好,鼎州、婺州品质次之,岳州尚可,寿州、洪州也差。
邢窑白瓷茶汤现红色,寿州瓷黄色,茶汤为紫色。洪州瓷褐色,茶汤为黑色。
只有越州青瓷才能体现茶汤的本来颜色。“越窑”以秘色瓷为最高峰。
当时“黑石号”沿长江:长沙——太仓——广州——印尼——中东,不幸在苏门答腊附近沉没。
“黑石号”沉船及船上瓷器:
“龙泉窑”著名的浙江窑口,它的核心烧造在我们浙江的丽水的龙泉地区。是烧造时间最长的窑口,早期没有什么创造,完全受越窑、瓯窑、婺州窑的影响。真正形成自己特点的是在南宋开始,在北宋粉青的基础上烧制出来著名的梅子青、翠青等釉色,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欢,远销欧洲各国,也深得韩国、日本民众的喜爱。16世纪传入欧洲大陆时,西洋人被“龙泉窑”瓷器的美丽所惊呆了,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美丽的瓷器,无法形容这种翠色,正好这个时候法国上演一部著名的舞剧《牧羊女亚司泰莱》,男主角“CeLadon”穿的那件斗篷颜色正好和“龙泉”瓷器的颜色相近,所以“CeLadon”的美名响彻欧洲。
在日本,近年来发现了很多好的“龙泉”。近年来特别有名的是那只叫“蚂蟥攀”的南宋龙泉茶碗,是龙泉窑的经典之作。南宋期间龙泉出了很多好的茶盏。
吉州窑是民窑瓷器,从收藏等级来说不够,忽略了吉州窑瓷器的艺术性。
“吉州窑盏”的优秀品种主要有:木叶、剪纸、玳瑁非常著名,艺术性非常强。
底部有墨书“方丈”也说明茶道和寺庙有着高度融合。
靖康之后无中国、崖山之后无华夏。
中华文明是有断裂的,元代北方战乱,丝绸之路茶叶交易几乎中断,饮茶文化也出现停顿,“斗茶”几乎已经绝迹。
元代统治者虽不反对饮茶,但对前朝的饮茶方式觉得繁琐,认为要从简,饮茶方式开始改变。
饮茶方式没有推陈出新,茶具上也没有更多创新,基本延续以前茶具的样式,从出土或者传世的文物中,没有属于元代独有的样式。
元末,直接泡饮散茶的方式开始出现,“泡茶”的叫法正式开始,中国的饮茶历史:“唐煮宋点明冲泡”就此初步成型。